枫叶之愿
发表于 2016-3-6 21:50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44
李鸿章张荫恒主持外交时期,清政府的国策是联俄制英……
而且毛子自己还在忙着消化东北,打中国干嘛?吃 ...
有这么强的力量,清廷的国策自然也会有所变化,出卖东北利益可能吗?而且你的前提还是要等1919年俄国革命,怎么说服世人呢?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1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1:49
若想保证战役成功,大炮的数量是关键。江南局的120、152炮能制造,只是这个制造究竟是组装还是真正的国产 ...
炮弹啊炮弹,这比炮重要。
如果是之前穿越,在汉阳厂建设上帮张之洞一把,在1904年之前把生产搞顺,那军备用钢也不算很缺了。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1:53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1
炮弹啊炮弹,这比炮重要。
如果是之前穿越,在汉阳厂建设上帮张之洞一把,在1904年之前把生产搞顺,那军 ...
天津制造局、江南局都能自产开花炮弹,当然了,若想产量上去,还要加大投资。
枫叶之愿
发表于 2016-3-6 21:55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1
炮弹啊炮弹,这比炮重要。
如果是之前穿越,在汉阳厂建设上帮张之洞一把,在1904年之前把生产搞顺,那军 ...
出卖东北利益和面临外交的孤立,只为了打垮日本(而且日本未必会接战),估计没人会跟随这种国策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6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1:53
天津制造局、江南局都能自产开花炮弹,当然了,若想产量上去,还要加大投资。 ...
那是铸铁炮弹,不是铸钢弹,威力差距非常大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1:57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35
俄国人在东北也只是要求特殊权益而已,离全部占领还是差得远。而且中国其实不缺铁矿也不缺焦煤,唐山有铁 ...
山东那边有中兴煤矿,还有金岭铁矿。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7
枫叶之愿 发表于 2016-3-6 21:55
出卖东北利益和面临外交的孤立,只为了打垮日本(而且日本未必会接战),估计没人会跟随这种国策 ...
难道日本没有在中国攫取利益么?难道日本当初没逼着中国签马关条约么?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1:57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35
俄国人在东北也只是要求特殊权益而已,离全部占领还是差得远。而且中国其实不缺铁矿也不缺焦煤,唐山有铁 ...
你说的是滦州铁矿?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8
枫叶之愿 发表于 2016-3-6 21:50
有这么强的力量,清廷的国策自然也会有所变化,出卖东北利益可能吗?而且你的前提还是要等1919年俄国革命 ...
日俄战争时候也有新军若干镇,难不成没有局外中立么?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1:59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8
日俄战争时候也有新军若干镇,难不成没有局外中立么?
历史上日俄战争时期,北洋只编成了二个镇。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2:00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6
那是铸铁炮弹,不是铸钢弹,威力差距非常大
难道说,江南局的120、152速射炮的炮弹都要进口?
枫叶之愿
发表于 2016-3-6 22:01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7
难道日本没有在中国攫取利益么?难道日本当初没逼着中国签马关条约么? ...
难道这里可以把每个列强都列上去,不过有个轻重缓急而已,还是那点,你这么去说服整个清廷相信日本才是最大的威胁而不是俄国(除了你谁知道一战?)
枫叶之愿
发表于 2016-3-6 22:02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8
日俄战争时候也有新军若干镇,难不成没有局外中立么?
和你列的这个在锦州的力量可以相提并论?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2:05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2:00
难道说,江南局的120、152速射炮的炮弹都要进口?
钢开花弹恐怕1894年只能靠进口。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2:05
本帖最后由 红叶1644 于 2016-3-6 22:08 编辑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1:58
日俄战争时候也有新军若干镇,难不成没有局外中立么?
1899年1月22日:裕禄奏北洋制造军械情形, 已将北洋行营制造局与北洋机器局并列:
查北洋制办军械共有两局:一为机器局, 一为制造局。
机器局现有制造黑药、 栗药、 棉药、 无烟药、 毛瑟枪子、 铜帽并各种后膛炮弹, 兼造硝璜镪水、 雷电器具、 卷铜、 炼钢等项机器。
黑药机器全分。
栗药机器全分。
棉药机器全分。
毛瑟枪子铜帽机器全分。
炮子机器全分。
汽机内通局汽机锅炉共计十五分。
按各机器所出数目:黑药每年能造四十四万磅, 加工可造七十余万磅。栗药每年能造二十万磅, 加工可造二十四五万磅。棉药每年能造二万三千磅, 加工可造五万余磅。无烟枪药每年能造八千磅﹔毛瑟枪子每午能造三百八十二万粒, 加工可造四百万粒﹔铜帽每年能造一千五百万粒, 加工可造二千八百万粒﹔钢弹每年能造一千二百颗; 至炮子一项, 名目繁多, 大小不一, 向由军械局按照备操、 备战, 随时酌定交局照办, 就制办最多之数考核, 各项大小炮子每年能造一万四千五门六十个。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2:07
本帖最后由 邓肯 于 2016-3-6 22:23 编辑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1:59
历史上日俄战争时期,北洋只编成了二个镇。
已经编镇的是三个,武卫右军编了两个,京旗一个
剩下三个其实部队已经到位了,只是还没改成叫镇而已,当时叫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等名号。
PS,记错,1904年第三镇也已经编成改名,驻扎在保定。第四镇的部队当时在南苑驻扎,还没改名,第五镇在山东,也还没改名。
已经改名编成的是北洋常备军一二三镇,加上京旗常备军,总共四个镇。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2:14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2:07
已经编镇的是三个,武卫右军编了两个,京旗一个
剩下三个其实部队已经到位了,只是还没改成叫镇而已,当 ...
武卫右军先锋队与武卫右军互不隶属,不过总统官均为袁世凯。武卫右军先锋队是从山东勇营旧军改编来的,袁世凯升任北洋大臣后,武卫右军没有随袁世凯入京,而是留在了山东,归山东巡抚节制。后来便成了北洋第五镇,在辛亥时,这个第五镇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没有参与武汉的战斗。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2:26
本帖最后由 邓肯 于 2016-3-6 22:37 编辑
枫叶之愿 发表于 2016-3-6 22:02
和你列的这个在锦州的力量可以相提并论?
两个镇是多大力量么?
日俄战争时期,北洋常备军第一镇在山海关,第二镇在天津,第三镇一半兵力就在锦州,京旗常备军和第四镇的部队在北京,都是能迅速火车北开锦州,总共四个半镇的兵力,影响战局了么?
邓肯
发表于 2016-3-6 22:31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2:05
1899年1月22日:裕禄奏北洋制造军械情形, 已将北洋行营制造局与北洋机器局并列:
查北洋制办军械共有两局 ...
钢弹每年能造一千二百颗; 至炮子一项, 名目繁多, 大小不一, 向由军械局按照备操、 备战, 随时酌定交局照办
先说钢弹,再说炮子,这个钢弹说的是小口径的钢制实心弹吧,清军当时喜欢玩两磅小炮之类的玩意
叶轻舟
发表于 2016-3-6 22:41
本帖最后由 叶轻舟 于 2016-3-6 22:43 编辑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3-6 22:05
1899年1月22日:裕禄奏北洋制造军械情形, 已将北洋行营制造局与北洋机器局并列:
查北洋制办军械共有两局 ...
那是小炮弹,你想多了
能造出堪用的榴弹就不错了,至于数量基本不用指望,慢慢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