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374
主题53
精华4
积分7904
金钱5024
贡献40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10-9-25
最后登录2017-3-24
在线时间1351 小时

少校
  
|
第一,在中央火控系统之前,各国的海军命中率只能以百分之1来计算,超过百分之3就是奇迹了。比如美西的菲律宾海战,美国亚洲舰队基本上就是在打死靶,其命中率也不超过5%。
第二,日俄战争的结论恰恰说明了二级火炮的重要,对马海战的时候,日本玩敌前大转型,俄国舰队当时的12寸炮完全可以威胁日本舰队,但是由于射速低下,所以未能对日本舰队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有三笠号中等创伤),而俄国海军的6寸副炮则威力太小,射程太近(指有效杀伤射程)无法再远距离威胁日本舰队,所以日本舰队安全地完成敌前转向,成功地拉近距离,然后收拾掉了俄国舰队,但是就有很多军事专家说道~如果俄国舰队上面配备大量的8-9寸的速射炮的话,估计日本舰队在完成转向前就已经被重创了~所以当时的战列舰需要配备大量的二级主炮,以比较快的射速和相对较大的威胁敌人。
第三、在1905年之前,背负式弊大于利,重心过高,发射弧受限,被击中几率变大,影响整个战舰前部的结构。所以说,即使是第一代无畏战列舰,也很少有背负式,背负式的真正出现,是在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超过13寸)上舰之后的事情了。而英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的第一代无畏舰都没有采用背负炮塔。只有美国、法国、奥匈帝国的第一代战列舰采用了背负炮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