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6-22 21:28 编辑
又是个“看实战”的傻X,所以你的水平永远这么low
就二战那种样本容量,实战能看出个屁
米醋完全搞不懂纳尔逊全前置是在搞什么飞机,以为英国人要搞航空战列舰,还很热心的帮忙脑补了一张图
米醋认为,以米醋传统的装甲带设计手法(即装甲带长度是水线长度的固定百分比以保护稳性),纳尔逊式的全前置节约不了重量。
上浪对炮塔的影响
前无畏式的两层干舷,即便是在最风平浪静的情况下低速航行,舰首都会上浪。同理,像缅因号前无畏那样的断阶舰尾设计,遭遇尾侧浪时同样会导致上浪,尽管上浪一般不会导致炮塔失效。然而未来的全重炮战舰更高速,射击因此可能更加困难。所以最好能取消锚床、耳台,增大舰首外张,提高干舷。而炮塔被迫安装于更高海拔,就需要增大宽度保证稳性,以及更巨大的舰体尺寸。
炮塔海拔对战舰设计的影响
仅仅因为放弃了炮塔尾部地板开设炮塔出口的需求,所以A炮塔不必留出人员出入的净高可以紧贴甲板,B炮塔也由此可以降低高度,又可以让司令塔降低高度(司令塔海拔必须保证不被B炮塔遮挡视野),由此可以节约总共150吨重量
衣阿华因为炮座直径计算失误吵得不可开交
如果炮座直径扩大,那么为了保证舰体强度A炮塔不得不前移,因为舷弧的关系A炮塔海拔就要大幅升高,B炮塔也要升高,而司令塔为了保证视野也要升高,牵一发动全身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