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1-10-27 14:00 编辑
致楼主:
大约1年前,我开始感觉进行架空设计娱乐,可以作为我等业余爱好者“研究”战舰的入门途径之一。但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最好是进行尽量详细的计算,并去学习一些必要的船舶结构基础知识。
在进行架空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从而就会理解一些战舰为何要这样设计,以及另一些问题。比如其中就包括:为何同样排水量的战舰,一战时期的BB就能够比二战时期的装载更大口径的火炮?更厚的主装甲带?
比如说,进行简单的防护重量计算可以估算一下这型战舰能够实现什么样的防护。首先估算一下这型战舰能够有多少重量来布置,再估算装甲估算上甲板面积、主甲板面积、装甲带面积、炮座面积、TDS装甲板面积(就是你概念里的水密隔舱装甲)、横舱壁面积,以及必要的舵机、传动轴防护面积。再乘以你想要的装甲厚度、钢铁密度来计算各部分重量。看一看这些装甲总重是否不超过前面估算的数值。
最后说一点,你这船不可能实现巴伐利亚级的主装甲带厚度。
因为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时代,没有空中威胁,炮战距离也很近,所以对甲板的防护要求较低。那时的战列舰有70毫米主甲板就已经足够了。但二战时期不一样,各舰都需要更厚的甲板,比如你设计的这船不就想125毫米的主甲板?
但偏偏甲板的面积远大于主装甲带,必然占据很大的装甲重量。所以二战时期的战舰,主装甲带必然要比一战时期同样排水量的战舰薄弱。
实际上要得出这一部分结论,就是需要我们进行一些架空设计才能够理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