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刻,维也纳西区霍克街的一栋不起眼的红砖楼前,一辆蓝色斯柯达860高级轿车缓缓停下来,钢铁近卫队副统领、天命骑士布董.布兰西拜将军下了车,在寒风中拉紧了大衣的领子,看了一眼大门上方已经发黑的木牌,皱了皱眉头,木牌上用古体德文写着战争史研究会的字样,边上画着一个有着诡异笑容的熊脸。 就在刚才,正参加帝国招待酒会的布兰西拜将军接到一个侍者递过来的纸条,上写着“今夜雏菊在寒风中绽放”,纸条下部还有一个小小的与木牌上熊脸一样的红色钤印。将军不禁感到意外,他知道这是研究会最高领袖大统领要求召开研究会例会的命令,可是大统领什么时候到维也纳,为什么没有通知。尽管有着满腹疑问,将军仍然不敢怠慢,派人分头通知研究会现在维也纳的成员,自己也匆匆离开酒会,赶到这里。楼前的小巷里已经停了四、五辆车了,看来有人已经先到了。这栋建筑原是帝国首相范.阿哲的产业,当听说一个弘扬帝国武功,研讨军事战略的学术机构需要办公地点时。首相大人当即慷慨地捐出了这栋住宅。不过在布兰西拜将军看来,这栋房子格局狭窄、装潢俗艳,很怀疑是首相大人以前的储娇之所,想到首相大人的口味,将军不禁撇了撇嘴,当然这倒附合大统领所要求的研究会低调的风格,而且由于是首相大人的产业,也能减少帝国各种军警和安保机构的骚扰。 研究会的会议室是由三楼的一间起居室改成的,布兰西拜还在走廊就听见里面传来男人放肆的谈笑,估计也都是刚从各种酒宴上赶来,不仅再次对大统领这个时候开会感到困惑。看到将军进来,屋内的人立即停止聊天,纷纷走上前,能参加这个会议的基本上都在帝国身居要职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做为总召集人,布兰西拜有着仅次于大统领的威望。“摸摸霍逆、摸摸戴维、摸摸铜话….”, 布兰西拜将军微笑着打着招呼,同时把手依次伸到对方的胯下触碰一下。对于研究会的成员来说,他们所见到和经历的研究会诸多诡异和神秘中,最无法理解也是最难接受的就是这项与研究会首领见面时的礼节,被一个大男人触摸私处,无论如何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有的人尤其是新晋成员,甚至因此对研究会产生了恐慌,担心自己加入的是一个类似圣殿骑士团的组织,迟早会受到高级成员的鸡奸,研究会掩盖下组织的真实名称:圣焰骑士团,更增加了这种疑虑,事实上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就象各类准军事组织在第三帝国层出不穷一样,在帝国形形色色骑士团多如牛毛,但毕竟没听说哪个骑士团有这样奇怪的礼节,更不需要用学术组织的名义来掩盖。好在不论是因为被利诱,还是被胁迫而进入组织的人都在此后而得到莫大的利益,对于小小的礼仪上的不适,大家还是能够忍受的。据说这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优良传统,虽然没人能说清楚为什么一个只有十几年历史的组织会有百年的传统,只有布兰西拜明白这个小小礼节代表着研究会悠远复杂的历史渊源。 就象有人怀疑的那样,这个有着浓厚中世纪色彩的礼仪的确源于一个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团体,但不是圣殿骑士团,而是圣裁理事会,这是个不显著于史册却为研究基督教历史的学者所异常关注的名字,做为专职于遴选、培养、认证宗教裁判所仲裁官的宗教机构,它代表了天主教发展史上最隐秘、血腥、最讳莫如深的一部分。与当代人的通常看法不同,宗教裁判所并不完全是一个专事镇压、迫害的凶残机构,审判、消灭异端只是它的一个次要或者衍生功能,它的核心职责是保卫信仰、整肃纲纪,对付基督教的敌人,在灾难频仍、蒙昧黑暗的年代,对信仰、救赎的渴求甚至压倒了生存的本能。民族国家出现之前,世界实际上是被宗教的版图分割的,宗教之间的冲突、对抗几乎从未停息,威胁不仅仅来自外部,基督教义的天生缺陷使各种异端思想横行,如任其发展很有可能造成基督教的第二次分裂。而一盘散沙的天主教诸国和涣散腐败的教庭,使基督教世界在内优外患面前风雨飘摇 在这样的背景下,1271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在多明我派修士的支持下,敇谕各国建立宗教法庭,宗教法庭建立后,立即处于信仰战争的前沿,在西班牙, 宗教法庭用信仰甄别奸细,组织民团,仲裁官们甚至亲自上阵与异教徒战斗,在半岛光复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为宗教法庭赢得了西班牙王室和民众支持。正如第十二任宗教庭联合会主席,圣裁理事会副理事长阿拉贡内斯所言,我们才是基督教世界的真正捍卫者。 从宗教法庭建立那一天起,就具有了深厚的多明多修会的背景,仲裁官们多由多明我修道士担任,裁判所依据的也多援引多明我修会对圣经的诠释。1412年鉴于越来越多的审判中的随意性行为正在损害宗教法庭的权威并同时引起教义上的争端,在多明我修会大学者图卢兹神学院院长阿尔伯特倡议下建立了圣裁理事会,编纂法典、指导、监督法庭审判,并开始在神学院的学生中物色、培养宗教法庭仲裁官。被选中者往往并不知情,在被理事会的理事提名,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考察后,往往在寒冷的午夜被唤醒,忐忑不安地被带到学院的小教堂,去经历一系列繁琐的仪式,其中最让人难堪的就是被仪式的主持者触摸下体,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女人或者阉人混入(这一仪式后来经过演变成为圣焰骑士团的礼节),这之后他便成为一名宗教法庭的见习仲裁官,理事会指定一名理事指导他学习宗教审判的法典、熟悉判例,最重要的是使其在精神上成为仲裁官的一员,这样经过一年便可以在法庭任职。到1489年,经院系仲裁官几乎完全取代了修道士仲裁官,这些出身神学院的仲裁官们,凭借渊博的学识,优雅的风度、精彩的判词,对教义独到的诠释、使见惯了面目冷峻、举止癫狂的修道士法官的市民们耳目一新,重建了宗教法庭的声誉,并在某种程度上使宗教法庭的形象具备了一定理性色彩。一些对宗教法庭持保留态度的人如学者、银行家、新兴工商贵族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让他们畏而远之的机构。相对于改良法官组成,建立理事会自有的武装团体——圣焰骑士团则进行的非常隐秘,虽然名为骑士,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披坚执锐的那种,圣焰骑士的效忠对象也不是某个贵族、领主、或者什么贵妇,而是代表上帝实施惩戒的圣裁理事会,他们一经宣誓,便终身负有义务,职责是秘密侦察、追捕、甚至消灭宗教法庭和理事会认定的基督教的敌人,被称为信仰之刃。骑士团分三个等级,最高阶的天命骑士、其次为圣刃骑士和神炽骑士。骑士团的标志雪焰刃是一柄锋刃向下,缠绕两股白色火焰的骑士重剑,与处火刑的刑具很象。骑士团成员的身份对外不公开,而且在整个欧洲、甚至非洲和西亚都建有有自己的情报、供应、保障网络,以保证主的裁决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乃至基督教以外世界得到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