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发表于 2025-4-28 19:59

第五章 进攻的号角延伸到“塞班岛”虽非所愿,但已有准备
然而,敌人还是朝着我最不希望他们去的马里亚纳群岛来了。虽然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没有准备。毕竟,敌人会去哪里难以预料。我们早已预料到,他们很可能会来塞班岛。
联合舰队有一位名叫中岛亲孝的中佐担任情报参谋,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情报参谋,判断力非常清晰,一直担任情报参谋直到联合舰队覆灭。
开战前,我们还可以利用当时位于火奴鲁鲁的各种外交机构,以及一些类似间谍的人员,每天将珍珠港的情况通报给我们。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这种事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像美国那样花钱在战争期间建立庞大的间谍网,日本根本做不到。即使在战前,我们也无法拥有如此奢侈的情报机构。
因此,到了“阿号作战”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情报来源。我们只能通过截获敌人发出的电报来判断对方的情况,这已经是我们能力的极限了。
要通过截获电报来判断情况,需要相当的经验、组织和智慧。而这位中岛君,在这些方面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参谋。
当时,很多人希望能在帕劳方面进行决战,因此认为敌人的机动部队会出现在新几内亚附近。但只有这位中岛参谋明确地指出,敌人会来马里亚纳。
对我们来说,无论如何都要通过攻击比阿克的敌人,如果顺利的话,就把它引到帕劳方向。我们不仅仅消极地等待敌人来袭,而是想主动攻击敌人必经之路,将敌人引诱过来。然而,敌人并没有上我们的当。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我们并没有断定敌人不会来马里亚纳,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并没有慌乱。

微言 发表于 2025-5-1 19:20

对陆军的豪言壮语略抱期待
6月11日,敌机动部队对塞班、提尼安、罗伊、关岛同时发动了空袭。
当日,我方侦察机在关岛正东约一百十海里处发现敌机动部队一部。关于塞班岛的防御,我方早已向陆军指出其薄弱之处,并要求加强。然而东条大将却表示“作为参谋总长,我完全保证”,其麾下的陆军人员也都口口声声地说没有问题。
当时,联合舰队有一位专属的陆军参谋,名叫岛村大佐。岛村大佐甚至说,如果敌人登陆塞班,那真是求之不得,正中我方下怀。我当时认为塞班岛的防御非常薄弱,但因为陆军如此强烈地主张,所以认为他们或许能展开一场顽强的防御战斗。
在联合舰队内部,像渊田中佐等人就与我们想法略有不同。在来到联合舰队之前,渊田中佐曾在提尼安岛角田中将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担任参谋,在偷袭珍珠港时,他身处航空母舰,对两者都有丰富的经验。那时,他认为航空母舰的时代已经过去,陆上基地的大型飞机逐渐成为主流。虽然表面上他没有如此强烈地表达,但我猜想他内心是这么认为的。
我自己在担任第二十四航空战队司令官,驻扎在帕劳时,也有类似的感觉。虽然有些极端,但我并非自大,而是有足够的自信,认为什么对联合舰队,不过是小菜一碟,如果敌舰队来袭,单凭第二十四航空战队就能将其击退。
我想渊田中佐也有同感。主要由角田部队去消灭敌舰队,第一机动舰队,也就是小泽部队,只要协助即可。这种说法虽然极端,但确实存在这种想法。
因此,如果小泽部队不迅速出击,与角田部队协同作战,就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所以,希望小泽部队能迅速集结全部兵力,尽早出击。

微言 发表于 2025-5-2 20:37

密切关注敌军正式行动
然而,问题在于燃料。敌军虽对塞班岛进行空袭,但尚未决定是否进行正式登陆。若小泽部队过早出击,敌军可能会放弃登陆,甚至可能因为发现小泽部队而撤退。如此一来,由于燃料短缺,我方后续作战将难以进行,这一担忧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
因此,必须等到敌军进行空袭后,接着进行舰炮射击,并有一部分兵力登陆之后才能行动。敌军做到这一步,就无法再退缩,必须面对已在岛上展开战斗的我方兵力。为此,敌军势必需要将舰队靠岸进行炮击。为了支援炮击,敌军机动部队无法离开附近海域。确认敌军已无路可退后,再将小泽部队投入战场。因此,我们暂时犹豫不决,推迟了小泽部队的出动。正因为如此,在联合舰队内部,源田中佐等人主张尽早行动,而作战参谋长井大佐则持上述观点,双方似乎进行了些许讨论,并将结论带到我这里。我当时大致赞同长井大佐的看法,便指示再等待一段时间。
第二天,即12日,敌军开始对塞班岛进行舰炮射击。我方遭受极为猛烈的空袭,紧接着,海岸又遭到敌方正式的舰炮射击。根据以往经验,我们认为敌军登陆作战已是必然。
然而,即便到了这一步,除了原本的作战策略之外,燃料问题始终萦绕心头,制约着作战行动。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无法避免的,我方无法按照预想实施作战。无论联合舰队司令部如何绞尽脑汁,制定出精妙的作战计划,并在心中酝酿出出其不意的战略,一旦因为燃料问题导致兵力无法调动,也无可奈何。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观察一两天,选择合适的时机再行动。
事已至此,无论作战计划多么周密,终究无法进行没有燃料的战争。这不仅是战争,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即使是精明的商人,没有资金也无法进行贸易。

微言 发表于 2025-5-3 20:04

登陆在即,决战准备!
13日,敌军继续对那些岛屿进行空袭,特别是对塞班岛的海岸阵地和炮台进行了猛烈的舰炮射击。不久,敌军的驱逐舰或扫雷艇开始在加拉潘锚地进行扫雷。因此,可以确信敌军即将登陆,于是发布了“阿号作战决战准备”的命令。与此同时,“浑作战”被迫暂时中止,小泽部队不得不将全部力量投入到马里亚纳。
该部队直到13日还停留在塔威塔威,但在塔威塔威锚地,训练实在难以进行。对于飞行队来说,无法进行训练是致命的。特别是第二航空战队,搭载了新型舰在轰炸机“彗星”,由于其性能优异,在第二航空战队的“隼鹰号”和“飞鹰号”上,即使有一点风也难以起飞。因此,在塔威塔威完全无法训练。
小泽部队在发布决战准备命令之前,于13日上午9点从塔威塔威出发前往吉马拉斯。然后,在14日前往吉马拉斯的途中接到了决战准备的命令。
小泽部队匆忙在吉马拉斯进行了最后的补给,于15日清晨早早地从吉马拉斯出港。但是,当小泽部队从塔威塔威出发时,附近已经有敌军的潜艇发现了他们,并发出了相当长的电报。联合舰队司令部也截获了这份电报。
离开吉马拉斯后,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的时间是下午5点半。当时正值日落时分,似乎风浪相当大,入夜后再次被敌军潜艇发现。小泽中将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时的情况判断如下:
一 情况判断
(1) 敌军兵力
(甲)马里亚纳群岛线方面=敌军似乎是以五艘正规航空母舰、八艘巡洋舰/攻击舰/航空母舰组成的十五艘舰艇为核心,几乎是美国的大部分机动兵力来袭。
目前,在群岛线以东四百海里附近发现了敌军的补给部队,在群岛线附近发现了LST的一部分开始登陆,但早晚必将有大规模的进攻船团来袭。特种航空母舰或护航航空母舰,目前只在群岛线以东发现了一部分,但在决战前后,相当多数量的可能会攻击群岛线附近。
(乙)阿德米勒尔蒂群岛方面=虽然对战斗机的侦察难以充分信赖,但估计有八艘左右的航空母舰、战列舰以下的多艘舰艇和运输船待机。
(2) 对敌军战略意图的判断
敌军的战略目的可能是以下之一,或者同时实现两个以上的目的。
(甲) 攻略马里亚纳群岛线的重要基地。
(乙) 与前作战并行,加强西部新几内亚的进行作战,或攻略西加罗林要地。
(丙) 诱出我方机动兵力进行决战。
(3) 机动部队决战前后敌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线方面的兵力部署预测
(甲) 敌军极有可能察觉到我方机动部队的意图。
(理由)13日从塔威塔威出发,15日从吉马拉斯出发,根据附近敌军潜艇的通信情报不难推断。因此,根据美国以往使用的战略速度推断,敌军可能会在18日或19日察觉到我方对群岛线附近的攻击。
(乙)观察15日之前的敌军部署,敌军在群岛线附近部署了大部分机动兵力,但将一部分兵力作为后方补给或预备兵力控制。由于需要持续支援群岛的攻略战,敌军的兵力部署大致如下:
a 群岛线附近=在部署兵力最多的情况下,以三分之二的航空母舰即十艘左右的兵力为核心进行部署。
而且从攻略战的现状来看,其西进的距离应该很大。估计在三百海里以内。
b 在群岛线以西部署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兵力,其余兵力作为陆战协助和后方预备兵力控制。
c 撤出全部兵力,暂时全部部署在群岛线以东,鉴于当前战局,这种可能性很小。
d 将一部分机动兵力远派至西方,以应对我方机动部队的出击,横插或奇袭攻击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我方基地航空兵力的巡逻圈会将其纳入。
e 我方航空基地在南西方有群岛的纵深处,北方薄弱,敌军可能会在攻击南方诸岛的同时,努力切断飞机等补给线,并有可能向北方稍微西进。
f 敌军可能会在群岛线附近部署相当数量的特种航空母舰,以支援陆战。
在发布“阿号作战决战准备”令的同时,中止 “浑作战”,因此必须召回小泽部队为了执行“浑作战”而派出的第一战队的“大和号”、“武藏号”、第五战队及其他驱逐队等,于是采取了将它们从哈马黑拉召回的措施。
另外,为了执行“浑作战”而在哈马黑拉方面展开的第一航空舰队攻击集群,被命令转移到西加罗林、帕劳方面,以参与塞班决战的部署。
13日,敌军炮击了千岛的松轮岛,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明显是对塞班的牵制行动。

微言 发表于 2025-5-4 19:24

Z旗再次升起
由于敌人登陆意图已明,我方应对态势也已准备就绪,15日向全军发布了“阿号作战决战”的命令。与此同时,还发出了“皇国兴亡在此一战,各员须更加奋励努力”的电报。
我认为“皇国兴亡在此一战,各员须更加奋励努力”这句话的好坏暂且不论,这个信号,是我们尊敬的东乡元帅在日俄战争海战中首次升起以来,深深铭刻在我们脑海中的信号,它承载着我们海军的传统。比起修改成其他无意义的句子,或者发出一些拙劣的信号,不如就直接用Z旗,这是我从中途岛海战以来一直坚持的观点。
因此,那时联合舰队也直接发出了“皇国兴亡在此一战,各员须更加奋励努力”的电报。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升起Z旗的共有三次,分别是珍珠港海战,这次,以及后来的莱特湾海战。
与此同时,联合舰队发布了如下命令:
一、敌于15日晨,以优势兵力,在塞班岛、提尼安方面开始登陆作战。
二、联合舰队拟歼灭来攻马里亚纳方面之敌机动部队,继而歼灭其登陆部队。
南云中将陆续发来关于塞班岛情况的电报,敌军登陆的当晚,我军在海岸附近反复进行夜袭和反击,但战况似乎并不乐观。塞班岛有一个叫加拉潘的小镇。是塞班岛最大的城镇。其南部有一个叫查兰卡的小镇。敌军最初在加拉潘附近进行扫雷,但首先在查兰卡登陆了。于是,我军从加拉潘方向向查兰卡发起夜袭突入,但敌人战斗力、战斗意志旺盛,我军果敢的敢死队也未能取得成效,战况非常不乐观。
当时,小泽部队根据其所在位置判断,预计大约在19日与敌进行决战,并将此消息告知全军。当然,第一航空舰队——角田部队也接到了开始攻击的命令。

微言 发表于 2025-5-5 19:50

八幡部队也参加决战
联合舰队当时的作战方针是,首先利用基地航空部队——角田部队的挺身攻击逐步消耗敌人,为此重点从特鲁克或帕劳方面伺机进行大型飞机的长驱挺身奇袭,等待小泽部队到达后,将基地前移至塞班岛周边,于19日协同小泽部队全力以赴,进行短促果敢的总攻击。
与此同时,将部署在关东地区的航空部队兵力,以横须贺航空队(教育部队)的教官等精锐人员编成八幡部队,也抓住时机投入决战。即集中我海军基地航空兵力的全部力量,让小泽部队进行一场毫无遗憾的决战。
在此之前,5日那天发生了敌军对松轮岛的攻击。同一天,敌军机动部队也袭击了硫磺岛。然后,大概是来自大陆方面的B-29首次对北九州进行了攻击,敌军正在进行非常大规模的全面作战。敌军在北方和南方同时发动攻击,从侧面协助塞班岛攻击。
像这种对硫磺岛的机动部队的攻击,不用说,是因为硫磺岛的基地靠近塞班岛,敌军重视驻扎在这里的我航空攻击,企图压制而发动的攻击。6月16日,敌军机动部队也相继袭击了硫磺岛。
由于“浑作戦”中止,在比阿克登陆的陆军海上机动第二旅团停止向比亚克进发,全部前往新几内亚的索龙。同时,与此配合的飞行队转向马里亚纳方面。但是,除角田部队以外的飞行队以及左近允少将率领的十六战队,因为原本就隶属于西南方面舰队,所以仍然担任对比阿克方面敌军的攻击任务。同时发布这样的命令,将全盘作战以马里亚纳为中心,其他方面仅限于压制敌人。
16日,从罗塔的哨站传来报告
“今晨以来,敌军机动部队主力在罗塔岛240度游弋”
这是“阿号作戦”中首次发现敌军机动部队,在此之前虽然遭受空袭,但完全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微言 发表于 2025-5-6 19:49

角田部队表现不佳
截止到16日的战况大致如此,但从联合舰队的角度一直这样旁观战况,发现位于提尼安岛的角田部队的战绩始终不理想。角田部队怀揣着极大的抱负和希望参战,但毕竟是因为仓促准备、飞行员和器材都准备不足,训练水平没有跟上。而且,刚让他们去攻击比阿克岛,然后又必须考虑前往帕劳,又得考虑前往哈马黑拉岛。每次行动飞机都会受损,飞行员也有人会生病。就这样被各方作战需求拉来拉去,飞行员的技术也难以提升,器材也无法配齐,就算角田中将再怎么果敢也无济于事。因此,战果不佳,让人感到情况不妙。
6月17日,这一天,小泽部队——也就是日本的机动舰队,大致完成了补给,预计19日清晨可以抵达塞班岛以西的海域。
然而,联合舰队在截获敌方情报时发现,在我方机动部队行动的海域附近,敌方潜艇活动频繁,频繁发送通讯,考虑到敌方水上飞机的行动,必须格外注意。当晚,从南云长官那里收到了来自塞班岛的报告:
一、自敌军登陆以来,我军连日实施夜袭,但敌军阵地坚固,尚未成功。敌军似乎将攻击目标指向了我方第一飞行场。
二、据运输部队电话报告,敌军今日已结束卸载,判断其登陆兵力约为三个师。
三、今日发现五架敌方水上飞机在锚地降落。今日,敌方舰载机对陆战的协助有所减少。
四、判断敌军不会立即对提尼安岛和关岛进行登陆作战。
综合以上各项,塞班岛方向的敌军第一次登陆作战似乎已接近一段落。大部分航空母舰可能已经离开该海域。延迟“阿号作战”不仅有错失战机之虞,而且会增加确保当地安全的困难。
与此同时,还要求小泽部队尽快前来支援。另外,位于塞班岛的先遣部队,即由高木武雄中将指挥的潜水部队报告称:
“约二十艘潜艇可在20日前后集结于马里亚纳方面。”

微言 发表于 2025-5-7 19:46

关乎日本海军的命运
这次“阿号作战”,简而言之,是日本海军倾尽全力进行的战斗。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小泽部队,也就是第一机动舰队,以及位于提尼安岛的角田中将率领的第一航空舰队。为了应对小泽部队最为担心的来自北方的敌军奇袭,关东方面的本土部队也进驻硫磺岛,进行协同作战。此外,能够集结的潜艇部队也以全部兵力向马里亚纳方面集结。另外,台湾和冲绳附近的航空部队,在小泽部队前方警戒的同时,也负责其侧翼警戒。
该计划极为周密。虽然角田部队未能充分发挥其全部力量,但其他部队从小泽部队的前方警戒开始,做出了各种努力。在无法直接联系的地方,联合舰队也仔细观察情况,并在联络方面竭尽全力。为了将作为决战兵力的小泽部队引导至决战海域,联合舰队司令部甚至注意到了细节,并做出了非同寻常的努力,以确保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妥善安排。
从小泽部队离开菲律宾后,发来了如下电报:
发:第一机动舰队参谋长
致:联合舰队、第五基地航空部队(第一航空舰队——角田部队)、中部太平洋舰队(南云中将的司令部)
第一机动舰队于17日黄昏在E点补给结束后,一边警戒敌军向西的进击以及从北侧的机动,一边经由C点(北纬15度,东经136度),于19日黎明前大致进至塞班岛的西方。首先击溃敌正规航空母舰群,然后举全力歼灭敌机动部队及攻略部队。对基地航空部队的协同请求如下:
(一) 决战前日黄昏后,持续对马里亚纳附近敌正规航空母舰进行接触,如不可能,则速报正午左右的正规航空母舰部署情况;
(二) 决战前日,加强马里亚纳西方海域的各基地警戒,特别是硫磺岛方向160度至210度之间的搜索尤为重要;
(三) 在八幡部队兵力展开延迟的情况下,决战将不得不延期一日,因此请速报预计情况。

微言 发表于 2025-5-8 19:57

恳切细致的提醒
联合舰队对小泽部队和八幡部队寄予了相当大的期望。特别是对于硫磺岛160度到210度之间的区域,鉴于中途岛海战和南太平洋海战的战训,我们非常在意其侧面。在制定作战计划的过程中,小泽部队的首席参谋前来,与联合舰队进行了各种协商,可以想象,小泽部队司令部对本作战指导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联合舰队司令部。
特别是我与小泽中将本人,从很早以前就关系融洽。他比我高四年级,但与我叔父草鹿任一中将是同届,关系非常亲密。当南云中将卸任第三舰队司令长官,由小泽接任时,我当时毫无保留地向小泽中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因此,小泽中将从我这里了解到了珍珠港事件,也了解到了中途岛海战。并且详细地了解到了我们在中途岛战败后,是如何进行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和南太平洋海战的。我认为,关于作战指导,小泽部队和联合舰队司令部之间的意见沟通非常顺畅。我自己也是基于多次的经验,对于任何让我在意的事情,无论多么细小,都会毫不犹豫地传达出去。例如,以草鹿参谋长发电的形式,发出了以下指示:
敌军似乎在攻略作战中投入了大量轻型航空母舰,在我机动部队决战之际,第一击是否应该指向轻型航空母舰?否则局势将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因此,关于航空母舰的发现报告,应注意以下几点,严格区分正规航空母舰和轻型航空母舰:
一、发现报告不应仅仅写明“航空母舰”,而应根据当时识别舰型的准确程度,区分为大型(正规航空母舰)、小型(巡洋舰改造型)以及轻型航空母舰(商船改造型);难以准确识别时,应注明“(……似的)”;
二、当敌机来袭时,应准确观察其机种、机数和高度,并对附近行动中的敌航空母舰群做出确信的判断并进行通报。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都必须歼灭敌军的机动部队。而在敌军的机动部队中,首先要歼灭正规航空母舰。例如,在发现敌航空母舰时,要明确判断它是正规航空母舰还是轻型航空母舰。这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到了这种时候,我们也是拼尽全力,所以这是出于毫无恶意的老一辈的关心而发出的注意事项。对于机动部队周边的警戒,也是基于我自己迄今为止多次作战中的痛苦经验,做到了极致的恳切和细致。

微言 发表于 2025-5-9 20:26

第六章 小泽部队捕捉航空母舰群
将决战推迟一天
17日那天天气不太好,但到了第二天18日却突然变得非常好。预计与敌交战的时间是19日,但18日时小泽部队已经与敌机动部队发生接触。这天,小泽部队抵达了塞班岛西方约七百海里处。如果敌军从马里亚纳群岛一线稍微向西推进的话,那么从这天开始就必须提高警惕。因此,小泽部队从早上就开始对前方进行搜索警戒。当时出动了四十余架侦察机,分三个阶段进行搜索警戒。
关于侦察,从中途岛海战汲取的战训在这里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正如之前所述,当我担任横须贺航空队司令时,提高侦察能力的呼声很高,还成立了侦察能力提高研究委员会,由我担任委员长,网罗了各方人员,迅速采取了措施,并且还出现了优秀的侦察机,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侦察的重视程度。中途岛海战时,只用了七架飞机进行前方搜索,而这次实际出动了四十余架。这些飞机在上午多次与敌机擦肩而过,似乎还有一些进行了空战,回来时有几架没有回来。
下午2时15分以后,我方全面发现了敌航母。综合来看,共发现了大约三个编队。于是,是否立即对发现的敌机动部队发动攻击,我想这成为了当时小泽中将脑海中一个令人困扰的重大问题。
中途岛败战后,针对敌机动部队的攻击方法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改进,特别是在延长我方攻击距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就是说,要在超出敌机航程的距离上进行先制攻击。为此,需要从相当远的距离发动飞机攻击。然而,在18日这天,距离大约是三百八十海里,虽然说得远一些可以进行先制攻击,但这个距离还是太远了。加上发现敌军的时间有些晚,因此无法期待进行彻底的空袭等考虑因素,最终放弃了攻击,决定等到第二天再行动。
然而,第三航空战队,由曾经因为延迟发出攻击队而遭到敌军先制的大林少将指挥,这天也鉴于那次痛苦的经历,已经先起飞了攻击队。但最终小泽中将还是出于谨慎考虑,取消了当天的攻击。当天只是发现了敌军,全军重新决定以明天为目标,南下攻击南下的敌军。

微言 发表于 2025-5-10 19:15

正是最佳状态
第二天,即19日,这天的天气不像昨天那么好。云层较多,各地有暴雨,能见度也不是很好。按照惯例,我们开始了搜索敌情。
在上午6点半左右,我们再次发现了敌人的机动部队。果然是陆续发现了三个编队。当时他们的航向是60度,大致朝着东北方向前进。从我正前方稍微偏移一点的位置发现了一个编队,接着在它稍微偏北一点的位置又发现了一个编队,然后又在稍微偏南一点的位置发现了一个编队。
那天的日出时间是上午5点22分,所以是在日出后大约一个小时才能看到敌人的全貌,距离也与昨天一样,不是特别近。那天已经决定发起攻击,所以从8点半左右开始,各部队陆续起飞了攻击队。
在联合舰队司令部,我们也全力以赴地监听着飞机和各舰发来的无线电。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对以小泽部队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的警戒,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滴水不漏。就这样,小泽机动舰队安全地到达了决战海域。
而且,小泽部队比敌人更早发现了对手的位置。攻击队也气势汹汹地全部出发了。正是最佳状态。现在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即使受挫,还有角田部队,甚至可以举杯庆祝胜利了。从距离来看,攻击队出发大约两个小时后,应该会陆续收到攻击机发来的战果报告,比如对敌航空母舰造成了重大损失,或者对敌战列舰命中了鱼雷等等,联合舰队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这些报告。

微言 发表于 2025-5-11 19:25

这突如其来的败报
然而,我们等了很久,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首先,我想大概在一个半小时后应该会有消息传来。但是,因为距离有点远,我想可能要两个小时后才会有消息。但是,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半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也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之前的安心变成了不安,我开始非常怀疑了。接着,我想这可能是失败了。
不久之后,我们开始担心小泽中将的旗舰“大凤号”的情况,因为它看起来有点不对劲。事后想来,当时“大凤号”已经被敌人的潜水艇的鱼雷击中了。这是早上8点左右的事情,虽然被鱼雷击中,但当时还没有什么大碍。
就这样,联合舰队司令部陷入了忧郁和沮丧。不久之后,从各方传来的情报显示,战况似乎不太乐观。无论听哪个报告,我们都没有给敌人造成重大打击,而且我方飞机似乎也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就在这时,被鱼雷击中的“大凤号”号,虽然最初并没有什么大碍,但由于鱼雷损坏了飞机升降机,为了修理,他们用板子堵住了洞口。然而,由于油箱已经破损,汽油充满了舰内,如果洞口不被堵住,汽油可以从那里泄漏出来进行换气。但由于洞口被堵住,汽油积聚在内部,不知怎么的引发了火灾,导致“大凤号”号发生了大爆炸并沉没。“翔鹤号”也紧接着被敌方潜水艇击沉了。
于是,小泽中将把旗舰转移到了“羽黑号”上。起飞的飞机几乎全部没有回来。失去了飞机的机动部队就像活着的尸体。那天晚上,他们试图用剩下的飞机进行夜间攻击,但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在此之前,栗田部队的前卫部队也计划进行夜袭,但同样没有成功。在了解这种情况后,联合舰队面临着一个问题:该怎么办?
在战场上,主将的心理状态是与众不同的。特别是面对惨痛的不利战况时,主将的心情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理解。当时,在联合舰队司令部内,有一种意见认为,联合舰队司令部应该在国内指挥大局,因此局部战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应该交给小泽中将处理。但是,我在中途岛战役中深刻体会到了主将的心情,所以我坚持认为,必须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名义发出撤退命令。然而,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做到这一步,但我认为必须这样做。
对于正处于激战中的指挥官来说,即使胜负已定,要轻易撤退也是很难的。他们过于受到责任感的束缚,即使是做些无谓的挣扎。指挥官很难下定决心撤退,即使他们认为应该撤退,也很难做到。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上面下令撤退,他们就可以安心撤退。而且,对于一些鲁莽的人,那些在战场上保持冷静的人应该阻止他们,命令他们撤退,并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为此,必须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下令撤退。我当时坚信这一点。最终,丰田大将发出了撤退的电报。

微言 发表于 2025-5-12 19:57

小泽部队接到撤退命令
但是,留在当地的问题在于,在塞班岛的南云部队,以及在提尼安岛的角田部队,这些部队在困境中仍然继续奋战,也是因为一方面,他们一直期待着小泽部队的到来。如果事情变成这样,这些部队的失望和沮丧将是何等程度呢?
比这更严重的是,塞班岛的失陷是最为严重的事件。因为以这里为基地的B-29可以直接攻击日本本土,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无论如何都想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关于这一点,也进行了种种讨论,但都没有想出好办法。当时我想立即让“山城号”和“扶桑号”掉头,冲往塞班岛,用主炮猛烈射击敌人的地面部队,创造反击的机会。在当时,这似乎是一个过于激进的想法,没有被采纳,丰田长官决定“方针很好,但关于时机需要另行研究”,小泽部队最终全军撤退。
然后,为此又发出了各种详细的命令。总之,受伤的航空母舰和其他舰船要立即撤回国内进行修理。剩下的飞机要回收到完好的航空母舰上,这些飞机要和栗田部队一起再次返回林加,为下一次作战做准备。其余的舰船暂时进入中条湾,在那里进行应急修理,补充燃料,然后返回国内。
按照这个命令,小泽部队从20日早上开始补给并撤退。但到了那天下午,遭到了敌人的追击。虽然并不是特别猛烈的追击,但即便如此,在“隼鹰号”和“飞鹰号”这两艘航空母舰中,“飞鹰”号被击沉了。除此之外还有两三艘舰船受到损害,但敌人似乎也打得差不多了,最终勉强撤回到中条湾。

微言 发表于 2025-5-13 19:38

敌人出其不意的空袭
在这次“阿号作战”中,基地航空部队中较为活跃的是驻守在特鲁克岛的澄川少将的第二十二航空战队。由于特鲁克岛没有遭到空袭,虽然距离很远,但出击后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
角田中将指挥的第一航空舰队,当时司令部设在提尼安岛。我们对角田部队的期望相当大。该部队是在2月下旬在日本本土编成,经过充分训练后派往南洋的。
角田中将原本是“铁炮屋”,是个炮术专家,晋升少将后进入航空部队。他非常勇敢,可以说是个遇敌必战的充满斗志的人。他对部下也很严格,从海军航空部队内部来看,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自己也怀揣着极大的抱负出征。但在提尼安岛竖起将旗的第二天,就迅速遭到了敌机动部队的第一次空袭。
此后,当时的联合舰队不断督促所有部队迅速出击,所以是在训练和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出征,各部队之间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磨合。然后又接到命令前往比亚克岛,又再转移到别处,被四处调遣。然而,由于训练不足,导致飞机受损。机组成员中也出现了很多病人,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消耗。因此,在第一次空袭来临的6月11日,原本拥有的一千六百四十四架飞机中,只剩下百分之二十。
6月11日敌人的空袭是从凌晨1点半开始的,但以往攻击基地通常都是在黎明时分,这无论对敌我来说都是惯例。
因此,对黎明时分非常注意。早上如果没有遭到攻击,就会认为今天不会遭到攻击了。敌人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在下午1点半发起了攻击。由于放松了警惕,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如果这是美军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那么他们的着眼点可以说是满分。这也有联合舰队的责任,因为他们将重点放在了小泽部队的决战上,计划在时机成熟时全力让角田部队进行配合,所以在初期即使发现敌人也稍微有所保留。这也是因为联合舰队制定了巧妙的作战计划,导致整体的作战计划变得保守低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微言 发表于 2025-5-14 19:46

角田部队的末日
6月15日,敌军开始登陆,从那时起我们计划进行积极的攻击,但当时角田部队已经失去了功能,无法扭转敌军的优势。提尼安岛的基地成为敌军攻击的目标,不断遭到攻击,而自己麾下的帕劳和雅浦的基地又离得太远,无法进行迅速有效的战斗。最终,整体战果不佳。
其中表现相对较好的是前述的驻守在特鲁克的第二十二航空战队。
当时,特鲁克虽然遭到了B-24的空袭,但还没有遭到舰载机的攻击,所以飞机的使用相对容易。因此,虽然从特鲁克到塞班岛大约有六百海里,但他们每天都对后方海域进行搜索,重点是搜索敌军的运输船团。虽然遭到了机动部队的空袭,但能否判断运输船团是否紧随其后,这对于判断敌军的登陆意图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也负责这项搜索任务。
15日以后,他们对塞班岛周边的敌舰进行了攻击,15日,十五架当时最先进的攻击机“天山”在薄暮时分发动攻击,对四艘运输船和一艘巡洋舰造成了损害。
16日夜间,五架陆上攻击机和五架“天山”对三艘巡洋舰进行鱼雷攻击,并命中了鱼雷。
17日,他们攻击了驱逐舰和油轮,并报告说造成了重大损害。19日,角田中将接到小泽部队的电报,说预计将在这一天与敌军交战,于是命令自己麾下所有剩余的飞机集结到关岛。由于从提尼安岛出发已经无济于事,所以命令他们在关岛集结,但最终只集结了大约五十架飞机,包括从特鲁克来的十五架零式战斗机、两架夜间战斗机和两架舰载攻击机。这些飞机与正好出现在关岛上空的敌军舰载战斗机进行了空战,并报告说击落了约三十架敌机。
然而,这一天,关岛、提尼安岛和塞班岛整天都被敌机压制,小泽部队起飞的飞机无法返回舰上,降落在关岛时又遭到敌机的猛烈攻击。在这种状况下,似乎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搜索。最终,角田部队也没有取得什么重大战果,就此溃灭。

微言 发表于 2025-5-15 19:46

第七章 赢在道理,输在谋略
态势对我方有利
大致来说,这个“阿号作战”计划,是我成为联合舰队参谋长后,认为是最有希望获胜的作战计划,但最终却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
从联合舰队的角度来看,从之前多次机动部队作战的结果来看,吸取了像中途岛那样悲惨战斗的战训,以及之后我自身作为机动部队参谋长所体验到的各种战训,都全部融入到计划中,尽可能地注意到细节,将所有能想到的情况都编织到计划之中,想着这次一定要扭转颓势,才万无一失地执行了这个计划。
因此,虽然西加罗林附近出现敌军可能会被认为是多余的战斗,但我们还是寄予厚望,在比阿克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希望通过攻击那里,将敌军引诱到西加罗林,但这个希望完全落空了,敌军直扑马里亚纳,也就是塞班岛而来。
对此,我方虽然面临着燃料不足以及其他实际执行作战时的各种困难,但总之还是平安地将小泽部队送到了战场。只是,在将小泽部队带到战场的过程中,与在马里亚纳展开的基地航空部队的协同作战出现了问题。但即使考虑到这些情况,总之能够平安地将小泽部队投入到战场,使其比敌军机动部队处于更有利的态势,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功了。
19日上午8点半,小泽部队发动攻击,当所有攻击队出发的电报传来时,我们都认为“阿号作战”已经有八分胜算了。然而,最终却以出人意料的结果告终。那么,其原因究竟何在呢?与其各种猜测,不如列举事实来思考一下。

微言 发表于 2025-5-16 19:41

敌方有效的战斗机防御
首先,无论如何,我方飞行队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其次,我们不得不承认敌方战斗机的反击非常有效。这一点表明,敌方在防御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
根据战后听到的消息,这一天,敌机动部队的计划是首先用战斗机击退我方飞机,然后进行正式的攻击。其真伪另当别论,但这一天敌方战斗机的防御非常有效。
具体来说,在舰队前方约三十到四十海里的地方,布置了强大的战斗机防御网,阻击了我方飞机。因此,日军的飞机必须在距离敌方机动部队还有三十到四十海里之前进行空战,并在此处被敌方战斗机大量击落。
那时,敌方已经拥有了相当不错的战斗机机型,训练似乎也相当充分。进一步推测,我认为敌方雷达在指挥战斗机的使用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际上,考虑到在三十到四十海里之前用战斗机网捕捉到日本攻击队来袭并非易事,我认为雷达的利用已经相当先进了。
这也是我的推测,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飞机被日本飞机击落不少。美国方面可能认为这是宝贵的敌方战斗经验。接着在第二次所罗门、南太平洋两次海战中,日军的飞机毫不顾忌地冲向美军,造成了相当的损失。这种战法刺激了美军对防御炮火进行各种研究和改进,也深入研究了用战斗机进行防御的方法。

微言 发表于 2025-5-17 19:05

我方飞行员素质低下
美国大致在每一次海战之后,都会以极大的热情研究和改进自身的防御,并且依靠其庞大的工业力量迅速将这些改进付诸实施,这一点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与此相反,我飞行队技术能力逐渐下降,在珍珠港攻击时,鱼雷机队和俯冲轰炸机队通过巧妙的协同动作逼近敌人这种战术,在这个时候几乎看不到了,甚至连是否存在着能够准确捕捉到敌机动部队并进行自信攻击的飞行队都变得非常可疑。事实上,在这次“阿号作战”中,首要任务就是全力接近敌人。
关于飞行队训练水平极其低下的一个例子,即使是被称为最优秀的第一航空战队旗舰“大凤号”上起飞的飞机,也因为没有进行敌我识别就接近了我方前卫部队,结果被我方前卫部队的炮火击落,发生了这种同室操戈的事情。 这种情况本应是飞行员的基本常识,例如在降低高度的同时进行波浪式接近,或者进行倾斜转弯,或者发射识别信号弹等等,这些都是必须遵守的规定,而这几架飞机的飞行员却没有做到,结果被己方的高射炮击落。另外,由于导航技术不熟练,没有发现应该发现的敌机就返回了。仅此一件事,就可以想象当时飞行员的训练水平有多低。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很容易造成损失。如果在着陆瞬间被从上方袭击,那将毫无办法。因此,在着陆时应该先观察一下上空,或者由友军飞机在空中掩护,这是常识。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表示怀疑。
这种情况不仅限于小泽部队,其他部队也同样如此。总而言之,飞行员普遍训练不足,不得不说这是“阿号作战”没有取得成果的最根本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变成这种状态呢?主要是因为陶醉在开战初期珍珠港的大战果中,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忽视了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这导致了中途岛的败北,从中途岛的败北中觉醒,慌忙采取措施,并着手实施,还是也取得了一些逐步改善的成果。
然而另一方面,战局的发展过于迅速,一切都变得手忙脚乱,不断被形势所追赶。新的武器制造出来了,但飞行员却无法熟练掌握。甚至在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就被驱赶到战场,结果,这些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新式武器,不是被用来攻击敌人,而是被当作了敌方的靶子。

微言 发表于 2025-5-18 19:57

过于巧妙的作战
那么,拥有这样的飞行员,作战指导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呢?我感觉作战指导过于注重抢占敌先机。当然,在战斗中取得先机非常重要,但过于注重先机,就会过分拘泥于“远程攻击”(利用我方攻击距离更远这一优势,始终位于敌攻击圈外,对敌实施有利攻击)这种巧妙的战术。
在海战中,先于敌手,即使只在敌方航空母舰甲板上炸开一两个窟窿,使其飞机起降无法进行,这是至关重要的。美军也非常重视这一点。因此,敌方的侦察机总是携带着炸弹,一旦发现我方部队,立刻会有两架左右的侦察机进行俯冲攻击。
这在另一方面是好是坏姑且不论,总之,侦察机发现敌情后报告给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再派攻击部队前进就为时已晚了。
即使是侦察机,也必须首先在敌航空母舰甲板上炸开一两个窟窿,将飞机困住,这是绝对必须做的。
因此,我方计划从敌机无法触及的远距离起飞飞机。但是,从非常远的地方起飞,这与飞行员的熟练程度有关,考虑到我方拥有如此低熟练程度的乘员,这里似乎确实存在疑问。
于是,为了实现“远程攻击”,进行了巧妙的舰队机动。具体来说,就是敌机在三百五十海里或四百海里绝对够不着,而我方却能够够着,使我方舰队始终与敌方舰队保持三百海里到四百海里的距离,从这里发动攻击。
这在理论上确实可行,但从实战角度来看,未免有些脱离实际。战术过于巧妙了。实战中,即使认为三百海里足够安全,也必须踏入二百海里、一百五十海里的距离进行战斗。而且,我认为那样做会更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連合艦隊 参謀長の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