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gizuo 发表于 2011-5-20 16:09

皇帝万岁 发表于 2011-5-20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英国搞海军竞赛会不会拖垮德国倒是不好说。
因为20世纪初的德国国家整体实力比前苏联最高峰的时候还要 ...

20世纪初德国工业产量就被米国超越了
米国的天资确实不错,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源,开放的科技环境

皇帝万岁 发表于 2011-5-20 17:11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确实是美国世界第一,德国世界第二,英国世界第三。

star2000 发表于 2011-5-20 18:11

德国一直盯着法国,德国总是怕法国和这结盟和那结盟,所以都想先一步,所以就走错了好几步
英国的目标很明确,不想让欧洲有一国独大的局面,所以德国强大了,英国肯定会想办法制衡德国的~如果德奥俄找的一个利益平衡点,那这个三角联盟面对欧洲其他列强还是很有底气的

Go229 发表于 2011-5-22 12:37

回复 star2000 的帖子

以我这个后来者看来,大英帝国彼时最高明的办法应该是,放任德国扩充海军,同时与德法都保持暧昧态度,设法使德法保持对立,离间德俄,以使德国不敢放松陆军的建设,保证欧陆制衡。这样英国人置身事外却获利最多,无论事态发展到何种地步,英国都有极大的回旋空间。

star2000 发表于 2011-5-22 19:50

这样可以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一战收益最大的就是美国,战争既能创造财富也能毁灭财富,既得利益者不想战争,像德国这种需要利益重新分配的希望战争

皇帝万岁 发表于 2011-5-23 08:11

go229 发表于 2011-5-22 1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star2000 的帖子

以我这个后来者看来,大英帝国彼时最高明的办法应该是,放任德国扩充海军,同时与德 ...

放任德国扩充海军而不闻不问,英国死也做不到。
对日不落帝国来说,她的海军不仅是保卫帝国称霸全球的保证,而且还是英国影响世界的重要战略力量。
任何国家试图建立一支接近乃至超过皇家海军的舰队,都会引起英帝国的强烈敌意

专走德线 发表于 2011-6-3 10:50

BSM原来是个人名{:78:}他不当时德国皇帝吗?

mathewwu 发表于 2011-6-3 11:06

回复 专走德线 的帖子

请楼上细读楼主帖子再回帖,你这样有灌水嫌疑。

LeSoleil 发表于 2011-6-3 13:40

最近在写一篇国际关系的论文,特别考察了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俄德交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英德关系倒完全可能保全。
德国的三次误判非常要命。

Go229 发表于 2011-6-3 15:26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对于英德关系我也认为完全可以保全,但是阁下以为出于何种原因德俄交恶不可避免?

超甲巡 发表于 2011-6-3 19:26

回复 go229 的帖子

我也认为德俄交恶不可避免。
想避免就要牺牲德国的盟友奥匈和土国的利益。而且德俄两国野心太甚,势力范围重叠。

star2000 发表于 2011-6-3 19:28

其实德俄交恶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德奥同盟,德国一直想联俄

star2000 发表于 2011-6-3 19:30

德国一直认为联俄不可忽略,但犹豫错误性的联奥,使得本质上变成了反俄

超甲巡 发表于 2011-6-3 19:30

回复 go229 的帖子

{:17:}大英帝国在海上的百年尊严让居士无视拉?
德国野心太甚,放任德国扩充海军和二战时英国的绥靖政策有多大战略上的区别?

Go229 发表于 2011-6-3 20:09

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任何一国都必须有自身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普法战争以后,德国所要求的是欧陆霸主地位。而此时的欧洲大陆,法国已然为德国所败,奥匈是个虚弱的巨人,俄国正在谋求向远东扩张,意大利本不足虑,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德国的相对优势,在我看来,此时的德国应该尽力避免战争带来的力量对比变化,继续用三皇同盟拢住俄奥,在三皇同盟框架内,以支持俄国远东扩张为代价,达成对巴尔干问题的谅解,协三国之力,压制法国。我认为,此时德国与俄国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也没有领土争端,只要政策得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保证德俄亲善。即使俄奥真的因巴尔干问题矛盾不可调和,德国也应该保持沉默,持不干涉态度。至于突厥嘛,烂泥扶不上墙,守土尚且有困难,弃之可也。当然,我们可以想见,英法(尽管这两国之间有着血海深仇)绝对不会对此坐视不管,它们一定会制造三国的矛盾,这就需要俾斯麦式的天才人物来从中斡旋。
同时,我们看到,德国需要海外殖民地,但不一定需要从英国手里夺取,而可以考虑利用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协同英国瓜分部分的法国殖民地。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称霸欧洲走向世界的最大阻碍不是法国,而是英国(其实彼时任何欧洲大陆国家称霸欧洲走向世界的最大阻力也是英国),这就必须把英国的注意力从欧洲引开,窃以为甲午战争、米西战争和布尔战争是引开英国注意力的绝佳机会,是英国认识到英国的海外利益已经受到新兴强国和其他势力的挑战,而一个对海外殖民地抱有温和与有限野心,且与英国保持友好的德国将成为英国维持全球霸权与殖民体系的助力。简而言之,拢住俄奥、按住法国、接近英国、打压日本、暗防美国。
以上是我的一点设想,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欢迎大家斧正。

Go229 发表于 2011-6-3 20:17

回复 超甲巡 的帖子

区别还是很大的,英国人已经注意到的一件事是,由于连年扩充海陆军的同时,德国的信用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意大利的水平,显然,德国不可能一直保障如此速度的舰队扩充,英国人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德国人耗下去(前文我的用词有些不当,我的本意是,在德国扩充海军的同时,英国也保持稍快的扩军速度,与德国海军玩儿竞赛),最终消耗德国的元气。

超甲巡 发表于 2011-6-3 20:33

回复 go229 的帖子

原来是“英国人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德国人耗下去”!{:73:}
这和原文的意思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切以为
“英国人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德国人耗下去”对英国来说是必须要坚持的。

Go229 发表于 2011-6-3 20:45

回复 超甲巡 的帖子

这个意思我在19楼表达过。。。。。。当时一不留神就打成这个了。。。。。。

star2000 发表于 2011-6-3 21:05

英国的想法就是战国齐国的想法,只是齐国地理位置没英国这么好

超甲巡 发表于 2011-6-4 00:45

回复 star2000 的帖子

英国的想法确实就是战国齐国的想法,都想利用别人的矛盾,找机会自己当盟主。技术要求很高啊{:17:}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海军和俾斯麦体系的崩溃--一个战略大师对帝国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