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8-18 1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条主要是针对双方入侵对方领土的情况,如果感觉不妥,就改为各自撤军至冲突前的国境线上。
第五条~你要 ...
偶,也对。不过不限制基别会有难以预测的后果,而且智利人自尊心很强,仗打的很多,而且好像都赢了。8国军舰是有8国国力军力背书的,所以船随少威慑力大
所以最好不超过15000吨。 ottovon9 发表于 2011-8-18 1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偶,也对。不过不限制基别会有难以预测的后果,而且智利人自尊心很强,仗打的很多,而且好像都赢了。8国 ...
按照阿根廷的说法,阿根廷的空军基本上把智利舰队都炸成潜艇和半潜艇了~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8-18 1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阿根廷的说法,阿根廷的空军基本上把智利舰队都炸成潜艇和半潜艇了~ ...
很有想象力的想法 ottovon9 发表于 2011-8-18 1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有想象力的想法
这点子是我出的{:57:}
并非很有想象力一说
看看AC两国的地形就知道了,智利的港口离两国边境骑线点很近,处于A国边境机场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智利悲剧的国土地缘决定了这个竹竿状国家的胜败,取决于海军而不是陆军!
从智利历史上的历次战争来看,获胜方都是获得海上优势的一方,所以在智利,如果军事政变的话,海军支持哪边,哪边必然胜利~
而智利一旦丧失海军,智利就已经在事实上战败了~
所以说这次停战合约,智利被放血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1-8-18 1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条主要是针对双方入侵对方领土的情况,如果感觉不妥,就改为各自撤军至冲突前的国境线上。
第五条~你要 ...
法国有是2000吨以下能够远洋的舰艇,还记得布干维尔级么?
几位,说个事,现在的年表刚进行到25-29阶段,还没到阿根廷计划打仗的日子呢{:78:} go229 发表于 2011-8-18 14: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法国有是2000吨以下能够远洋的舰艇,还记得布干维尔级么?
那你派吧~
偶反正派遣启示号轻型战列舰来维和,顺便训练下士兵的远洋作战能力~ go229 发表于 2011-8-18 14: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位,说个事,现在的年表刚进行到25-29阶段,还没到阿根廷计划打仗的日子呢 ...
对,因此阿智冲突和所谓1934年北欧联盟被征服都是一厢情愿的说明。大家还是安心架空发展装备吧。别急着过一把征服瘾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8-18 14: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点子是我出的
并非很有想象力一说
看看AC两国的地形就知道了,智利的港口离两国边境骑线点很近, ...
问题是阿根廷有这种执行能力吗???
军事上许多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做起来都是很难的。
想达成目的,首先是确认目标,其次是有足够的投掷能力。第3也是最关键的,有足够的高素质飞行员吗?
本帖最后由 fridarx 于 2011-8-18 15:03 编辑
ottovon9 发表于 2011-8-18 14:47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阿根廷有这种执行能力吗???
军事上许多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做起来都是很难的。
想达成目的,首 ...
还有一点就是安第斯山脉海拔平均3600米以上,不少地段是6000米以上,气象复杂,飞机这么容易飞越执行任务吗?那么驼峰航线也应该很安全呀
标题
本帖最后由 我本非凡 于 2011-8-18 17:17 编辑我觉得现在讨论33年的事情并没啥不对,毕竟下一个年表就到了,战争没个结果怎么记入年表? 回复 fridarx 的帖子
驼峰航线的海拔以及天气的恶劣情况根本不是安第斯山脉能比的 我本非凡 发表于 2011-8-18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fridarx 的帖子
驼峰航线的海拔以及天气的恶劣情况根本不是安第斯山脉能比的 ...
也并不轻松:
这是对20年代末开辟航线时的一段记录。
开辟南美洲航线的时候,一直打前锋的梅尔莫兹负责考察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圣地亚哥这一段的航程。在飞架了撒哈拉沙漠的空中桥梁之后,他要在安第斯山脉上空架起另一座空中桥梁。公司交给他一架限飞五千两百米高度的飞机,而科迪耶拉山系的山峰却高达七千米。所以梅尔莫兹要起飞去寻找群峰的隘口。继沙漠之后,梅尔莫兹要迎战高山:山峰上的风雪肆虐,暴雨前万物的苍白,以及夹在两堵峭壁之间把飞行员逼得如上刀山的强劲旋涡。梅尔莫兹投身到这场战斗,既不了解对手的底细,也不知道是否可以突出重围得以生还。梅尔莫兹是在为别人“试验”。
就这样“试验”来“试验”去,终于有一天,他成了安第斯山脉的俘虏。
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周围是陡峭的悬崖,机械师和他花了两天时间都没能找到出路。他们被困住了。于是,他们只能尝试最后的机会,驾驶飞机向深谷俯冲。飞机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颠簸,一直滑到悬崖边,然后栽下去。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终于达到一定的速度,可以听从人的操纵了。迎面是一座山峰,梅尔莫兹拉高飞机,插峰而过,水从晚上冻裂的所有水管接缝里喷溅出来,这些水管在飞行七分钟后就出了故障。这时,他们发现脚下是智利平原,就像看到了一块福地。
fridarx 发表于 2011-8-18 1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并不轻松:
这是对20年代末开辟航线时的一段记录。
即使在勘查结束后,航线也并非坦途,1930年6月22日,梅尔莫兹的后继者吉约梅驾机飞越安第斯山,在暴风雪中失踪。 回复 fridarx 的帖子
不用担心阿根廷空军的能力,早在12年阿根廷就已经建立了航空学校,组建空军,一战结束后还多次从欧洲聘请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前来训练,阿根廷空军的素质可以说是很不错的 本帖最后由 fridarx 于 2011-8-19 07:48 编辑
我本非凡 发表于 2011-8-19 00:16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fridarx 的帖子
不用担心阿根廷空军的能力,早在12年阿根廷就已经建立了航空学校,组建空军,一战结 ...
我敬重他们在马岛的表现。不过早期时代,民间飞行员飞行技术真不见得比军方飞行员差。不少勘查航线的飞行员都是退役的高手。